今天帶BB去外婆家玩. 洛洛真的很皮, 吃正餐一定要有玩具才吃. 澄澄把全部飯都吃完了, 他才吃了兩小口, 然後就哭個不停要玩具給他, 不然就不吃.
洛洛平時是奶奶餵飯的 (爺爺負責餵澄澄), 奶奶對孫孫超級疼愛, 總覺得洛洛被寵壞了, 唉…
後來我帶他們一起出去逛街. 在通訊店買電話的時候, 兩隻怪物穿了動物披風停泊在門口看車. 惹來不少人的圍觀, 外婆一臉的自豪呢!
1個月,孖兔學會了翻身。
半歲左右,學會了坐起來。
8個月,每天在家攀爬探險。
9個月,洛洛自然離乳,換成奶瓶,繼續餵養母乳。
孖兔明天就一歲了!
去年今日,我忐忑不安,明知道需要早點睡,卻怎麼也睡不著。
心想著明天會如何, 手術會否順利?預約好的9點開刀,會不會因為雙非的產婦而延期?
你們也彷彿等不及,整晚都跟我的肚皮過不去。
那時候,你們讓媽咪幾個月來沒覺好睡,動彈不得的。我迫不及待想把你們挖出來,以為那便得到解脫。 歐,現在我承認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!
一年過去,你們轉眼間就變得這麼大了。今晚餵完頑皮的弟弟吃奶,我抱著文靜的哥哥入睡,陪他渡過0歲的最後一天。
你們知道嗎?這一年來,媽媽迎接了你們的降臨,看著你們從嘴巴緊靦到吱吱呀呀,從兩團肉變得越來越有活力,從只能吃奶到能夠品嘗美味的食物。
外公卻從每天能來醫院探望媽媽,自己穿洲過省,到漸漸失去各種能力,到現在只能躺在床上,連吞食都不行了。
或許這就是人生吧,生命的墜落與新生,今年剛好都發生了而已。
這一年的巨大變化,讓我們一家的生活過得很不容易。
你們的出現,經濟上是平添了很多負擔,心靈上卻是媽媽心中的綠洲,是你們讓嬌生慣養的媽媽屹立不倒,變得成熟與堅強。
就算世事如何多變,就算任何人離我而去,這一刻我是被你們需要的,我仍是重要的人。
還有幾天就一歲了。
上星期日下著很大的雨。難得家人有空可以一起帶孖兔出門,卻碰上這樣的雨,不能去公園了,最後去了網上推介的兒童遊戲室玩。
剛到的時候,如此失望,因為我發現那裏甚麼遊樂設施都沒有,只是一個幾百呎的軟墊房間。還有寥寥可數的幾件大軟積木。
但原來即使是這樣,孖兔BB已經玩得好開心。
還不會走的孖兔,一看到這麼大的地方可以任意攀爬。加上還有簡單的軟墊
關於屏山遊樂場的詳細介紹,請看這篇。
孖兔已經可以吃米飯了,不過他們沒有其他小朋友那麼幸福,每餐都是現做特製的。
這會給爺爺奶奶造成過多的工作量,因為孖兔吃的跟我們吃的不同,必須是軟的或者切細的。
迫不得已之下,我們將食物預先弄好,分好放到冰格,每餐拿出來加熱。聽說如果不添加調味料的話,營養不會差太多,主要是大部分營養早在加熱的時候就被破壞了。囧,真的嗎?那我們平時吃的都是甚麼呀?而且他們目前吃的以軟食為主,沒有甚麼口感可言,不然就肯定抗議了。要知道味道跟現做的可差得遠呢!
所以我跟兔爸每星期六的最重要工作變成做菜了。
2人x7日x4餐=56人份餐點。製作時間六小時起,超累人的。
要提早做的主要是餸菜以及下午茶,經常選用的食材是:
餸菜類:
菜心,菠菜,小棠菜及各類菜葉燙熟切成細絲。
清蒸紅蘿蔔,各色番薯(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營養),南瓜,牛油果,薯仔(土豆)。
清蒸絲瓜,合掌瓜,番茄,青瓜,茄子,各色青椒,全部去皮切小顆。
其他配料還有芝士跟雞蛋等。
主食:
至於米飯,是當天現做的。家裡有一個小電飯鍋只為他們服務。早上煮好一天的份量暖著用,之後就每餐杓出來用。
肉類:
雞牛豬肉,我會買免治的回來預先分好幾小份再放進冰箱。飯煮熟了就丟進去,攪拌好蓋上,等個10分鐘就熟了。
魚類,清蒸三文魚是我最常用的。我會買無骨的三文魚扒,要選大西洋出品的。因為大西洋來的三文魚多是養殖的,太平洋多是野生的。而野生的三文魚來自深海,滿載著最不想要的重金屬呢。
這項煮菜工作在開始的頭兩個月其實不太辛苦,因為主要考慮營養配搭就好。
到後來卻越來越辛苦,因為他們對口味與質感的要求越來越高番薯嫌沾口,番茄開始很吃香,吃太多又嫌棄等,,難伺候得很。
基本上就是每天聽他們爺爺奶奶的意見,看他們當天的胃口來考慮下星期吃甚麼。
也因為不加調味料,所以需要精心安排,每一餐的主菜都要挑味道濃的(例如南瓜),配搭其他沒啥味道但營養豐富的(例如菠菜牛油果)。
有機還是無機
瓜果我大都選用有機的。有人覺得小題大作,孩子不可能一生都吃有機食品。但我覺得農藥裡面的東西對大人來說可能毫無影響,對小孩就未必了。就像是麻醉藥的份量一樣,用多少病人會死翹翹,也是要視病人體積而定的。差之分豪,失之千里,因此雇用麻醉師的最低消費是每小時8千大圓。
下午茶
他們一天吃5餐,上午茶多半是新鮮水果,下午茶是芝士薯蓉番薯蓉之類的食物。一般都是用煮菜用剩的蔬果跟番薯或薯仔壓泥。
如果對壓薯蓉有興趣,請參考這篇:整薯蓉利器